越航成功试行“电子健康护照”
如果中海油收购成功,这笔交易将会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如果交易在加拿大获批,但在美国没有得到批准,那么在美国的业务就要从尼克森公司的总体业务中给予剥离。
国际油价经过连续10多天的下挫后,再度震荡上扬。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以来,在多种利空因素作用下,国际油价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幅上涨,而是经过几个交易日的震荡上扬后戛然而止,转呈下挫态势。
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量约占全球原油期货交易量的40%,有70多个国家的投资者参与交易。这是年内第四次成品油价格上调,也是成品油价格三连跌后的两连涨。与此同时,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持续增产,全球原油供应总量已攀升至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沿海休渔期陆续结束,三秋大忙季节的到来,市场进入旺季备货期。美联储决定一出,国际油价随即大幅上涨。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9月18日发表报告称,这种异乎寻常的波动性已经不能用传统的供求关系来解释了,而与初级产品市场日趋金融化和投机行为泛滥有关。9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类证券,直到就业市场出现显著好转,并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到0.25%的超低区间,时限至少延长到2015年中。所谓高频交易,是指在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交易时间以毫秒计算。
当天市场曾传言美国将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但在油价大跌后,白宫官员否认了即将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传言。整个第三季度,伦敦布伦特市场油价大涨14.59美元,涨幅为13%。反应最快的是山东地方炼油企业,8月15日当天,柴油出场价每吨就上调了20元。除第二次上调时间推迟一周外,其他5次基本上都是条件满足后便立即进行调整。
可资的例证是,调价时间和新华社每日公布的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平均变化率完全吻合,多个市场分析机构据此连续、准确地预测和预报了调价时间与幅度。金融资本在为国际石油市场带来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难以预料的风险。
而高频交易的计算机系统一旦出错,将会在极短时间内给市场以灾难性打击。至于其中隐藏的政治图谋和其他风险,则更高深莫测。折算到零售价格,93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41元和0.46元。目前,美国70%以上的股票交易,是由高频交易完成的。
ICE欧洲期货交易所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受监管能源期货交易所。事件的出现,给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当时,国内多数市场分析机构预测,国内成品油价格两连涨后,10月初将打开窗口再次下调。但当时并非原油单个品种交易,而是包括其他商品交易的集体抛售,因而误操作的可能性被排除。
高频交易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对于此次突发事件的出现,市场上曾有几种解读:一是误操作。
短期来看,中东紧张局势仍将成为推动国际石油市场频繁波动、大幅走高的短期主导因素。第二季度最后一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实际上已震荡上扬至每桶80美元以上,下调当日已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原因。北京地区92号汽油每升8.06元,上涨0.44元。此次伦敦油价在出现下跌之前的一分钟内,交易量仅为152手。上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后,都引起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市场推涨情绪被迅速点燃,大量风险资金涌入原油市场,致使原油基金净多持仓增长了92%。9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讲话时郑重承诺,将致力于避免让伊朗获得核武器,声称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时间不是没有限度的。受欧债危机变化和美国库存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短期内大幅走低的可能性较大,但长期持续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在价格崩盘的第一分钟内,交易量却暴增到了1万手。第三季度末,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出台后,奥巴马政府暗示将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打压油价。
面对这种不受市场供求关系支配的反常市场交易价格,正常的市场分析预测显然无能为力。但即便是前者,当事者显然也不会承认。
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电脑运算主导的市场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交易或取消交易指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讲话中表示,以色列完全有能力摧毁伊朗的核设施。
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在预期中出现,并且准时调整到位,反映出国内油价操作日渐透明,运作日趋成熟。包括此次调整在内,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调整6次,其中3次上调、3次下调。当天,国际油价震荡上扬。13时51分时,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跌了1.8美元,之后2分钟下跌0.83美元,到13时54分又暴跌1.87美元,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狂跌4.5美元。
进入第四季度和2013年,全球石油仍然供略大于求,国际油价震荡上行空间受限,疲软的全球经济和石油消费将限制油价涨幅。此次调价预期推出时,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7月份CPI是1.8%,创30个月来新低,呈现明显回落态势,表明国内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成品油价格上调不会引起市场太大波动。
9月29日为第三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届时上调窗口将打开,国内成品油价格将闪别6元时代,重回7元时代。
而在国际油价闪崩次日,沙特石油部长也表示正努力带动油价走低,称油价回落至每桶100美元之前,沙特不会停止增产。三地原油价格平均变化率随之达到+2.17%,快速接近+4%调价红线。
进入2012年第三季度,受美国、欧盟制裁伊朗力度加大,叙利亚局势紧张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三连跌之后出现了两连涨。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明两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速仅为1%和1.3%,主要是因为美国、欧盟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石油消费疲软,增长趋缓。但由于担忧情绪始终贯穿整个8月份,加上投资者预期欧美央行将采取更多的货币刺激政策,在多种上涨因素的支撑下,8月31日,纽约油价报收于每桶96.47美元,单月上涨9.6%,为2011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7月12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50多个涉及核和弹道导弹项目的实体实施制裁,并增加海湾地区军事部署。
随着国内外石油市场关联度的进一步加深,成品油流通领域面临的问题将更多、更大和更加复杂多变。为平衡炼油与销售环节比价关系,两大石油公司上调大区调拨价,区内成品油调拨价每吨上调50元,区外成品油调拨价每吨上调100元。
在上述几方面消息刺激下,国际石油炒家兴风作浪,大举抛盘炒作,在游资突如其来的狂轰滥炸下,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19日收盘前不足1分钟内下挫超过3美元,一分钟降幅达到2.4%。3.三地原油市场移动平均价格高位运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两连涨2012年第三季度,受国际油价大幅震荡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先后进行三次调整,其中一次下调,两次上调。
随着金融投资者的大量涌入,初级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呈现越来越高度紧密的关联性,由此产生的波动性已经无法体现正常的市场供求关系。随着秋收大忙季节的到来,柴油市场将迎来消费旺季,油价上调,也有利于保障国内柴油市场供应。